close
日本公園的限制很多,例如不准貓狗進內、不准餵飼鴿子、不准爬樹等等。
最近東京有電視台在江東區發現東京最多告示的公園,對於規限過多的指控,負責人表示使用公園的人士眾多,由小童到老人都有,為保障所有人士的安全,不得不設下各種限制。
不過,最近該公園放寬了「不准進行球類運動」的限制。
原來最近有調查發現該區的小孩的運動量及投球能力(野球)有下降的趨勢,有見及此,公園負責人決定放寬球類運動的限制,並聘請專人監場以確保其他使用者的安全。
日本政府經常就公共設施蒐集不同數據,藉此制訂不同政策。以體育運動為例,東京部分區域的體育館會開放部分時段舉辦不同球類的同樂會,讓居民以低廉的價格享受運動的樂趣;而各區的中小學甚至會在晚間部分時段開放育館,為區內居民組織不同的體育活動。在這些體育同樂會中,我們不難發現媽媽、上班族甚至銀髮族的蹤影。這就是盡用公共設施的一大例子,而這一個利民的設想,亦推動了全國國民體育的發展。
反觀香港的公園,一樣是限制多多,從安全角度考慮,確實無可厚非。但話分兩頭,如今香港學童癡肥問題越來越嚴重,有關當局又有否從這個現象入手分析各區公園的設計?翻開報紙,總不難發現一兩則體育場館使用率過低的新聞。香港的公共空間,到底能否照顧各階層、各族群的生活需要?
見微知著,這就是日本人值得學習的地方。政府的優劣,不光是硬件的問題,思維才是重點。
全站熱搜